近年來,太和縣苗老集鎮注重引導群眾大力發展蔬菜產業,從而帶動冷鏈物流業迅猛崛起,形成這個鎮鮮明的特色。 苗老集鎮共有10個村委會,53600余人,67800多畝耕地。其中,菜李、王菜園、西小園、鮑莊、司樓等村農民有種植蔬菜的好習慣。10年前,部分村民在外地學成蔬菜生產新技術,自發返鄉從事大棚蔬菜生產,每畝年純收入都在7000元以上,且周期短、投資少、見效快、風險低。吸引周邊村莊的群眾躍躍欲試,使全鎮的蔬菜面積漸漸擴大。 苗老集鎮黨委、政府認為,發展蔬菜生產既能迅速提高 群眾收入,又可以安排一部分剩余勞力就業。兩全其美,何樂而不為呢? 用什么吸引群眾迅速流轉土地,發展蔬菜生產呢?該鎮黨委、政府決定:完善農業基礎設施,筑巢引鳳,典型引路。于是,他們連年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,加快農田水利設施升級改造,盡快實現農田道路、農業用電、水利設施配套齊全。與此同時,為徹底解決群眾的后顧之憂,使收割的青菜不會腐爛,鎮黨委、政府決定,在群眾自建的基礎上,利用扶貧開發、鄉村振興等項目,加快冷庫建設,并尋求、培養、吸引、支持蔬菜經紀人,使他們努力開拓蔬菜銷路,盡快做大冷鏈物流,讓群眾的蔬菜只要送到冷庫,就是已經出售,當時就能賺錢,毫無后顧之憂。 為把小青菜做成大產業,該鎮黨委、政府還因勢利導,加大宣傳力度,召開蔬菜行業能人大戶會議,積極提供創業貸款、農業保險等惠農政策,加快農業大棚設施升級改造,推廣規范化抗災害現代農業大棚和新型植保農機,為群眾開辟出一條現代化的大棚種植、機械操作、冷藏保鮮,產、供、銷一體化之路。終于給小青菜插上“騰飛”的翅膀,使種植面積迅速擴大到12000余畝,冷庫面積擴大到11000多平方米。按每畝每年約種植收割8茬計算,年總純收入近億元。產品主銷廣州、福建、浙江、南京、合肥、武漢等地,品種有上海青、黃心菜、毛白菜、花菜、香菜等,實現了品種多樣化,增強了抗風險能力,使苗老集鎮一年四季生機勃勃。 因為蔬菜面積越來越大,推動冷鏈物流業迅猛發展,每 天早晚大型冷鏈車輛進進出出,搬運工人絡繹不絕,呈現出 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。 該鎮的溝北村是本鎮蔬菜產業的龍頭,共有13個自然村,6249人,7078畝耕地。2020年開始努力擴大蔬菜面積,今年蔬菜種植大戶發展到26家,種植面積迅速擴大到3000余畝,年總純收入預計可達2100萬元以上。村民安居樂業,村村安定和諧。 當前,農村中普遍存在一種現象,就是由于農村就業崗位不足,農民外出務工的較多,導致留守兒童多、留守老人多、疏管土地多。俗話說“鋼針沒有兩頭利”,農民如果夫妻雙方都外出務工,就不能照顧老人和孩子,就不易種好自家的承包地,不僅影響農業生產,同時也影響鄉村振興、養老服務、少兒教育事業的發展。怎樣才能二者兼顧呢?苗老集鎮大量流轉農民的土地發展蔬菜生產,就是一種好方法。已流轉土地的村民,每畝土地每年不僅能得到1000元左右的租金,還徹底擺脫了土地的束縛,他們有的外出務工掙錢,有的在家成為農業工人,不再一邊在外務工,一邊為家中的莊稼操心,不再耽誤工資、消耗路費,一年回家幾次管理、收割莊稼和耕種土地。家中有老人或孩子不能外出務工的村民,即便是在自家田里工作,也照樣拿工資,并且來去自由,不耽誤照顧老人或孩子。據不完全統計,該鎮現在每天共有從事蔬菜種植、收割、分揀、搬運、冷藏等工人3000余人,每人每天的工資都在70至100元之間。既解決了農村剩余勞力問題,又增加了群眾收入,為鄉村振興積蓄能量?,F年65歲的苗玉芳滿意地說:“俺家的土地已全部流轉出去,每畝每年1000元。我每月割菜的收入都在2000元左右,沒想到我這么大年紀,在家門口也能掙錢。割菜不多么累,一只小凳一把鐮,一天能掙近百元,還不耽誤我照顧婆婆?,F在,鄉親們都忙著掙錢,也沒有閑心鬧糾紛了,村里安定多了,真好!” 苗老集鎮黨委、政府的務實行動,為鄉村振興開辟出一條捷徑,使蔬菜生產成為這個鎮的一大品牌,進一步擦亮了苗老集鎮。 |
歡迎關注阜陽新聞網微信公眾號 : fynewsnet